[開箱] Surface Laptop 3 使用心得

從Web軟體工程師的角度出發

Metal Sheep
10 min readAug 8, 2020

由於 Surface Laptop 3 的使用心得並不多,所以決定來蹭一篇文章。

這是一篇以 Web 軟體工程師的角度去做需求推導到使用心得的過程,雖然整篇可能會有點長,但希望能提供另一種選擇筆電的思維。

需求推導

在決定自己買新電腦前,主要是使用公司配發的 MacBook Pro 2017 ( i5 ),大約操作了一年左右,因此下面所有關於 Mac OS 的比較都會以我手上這台為主。

而上一份工作則使用自己的 Acer Swift3 15 吋( G51 型號),也是在我買 SL3 之前的主力筆電。

預算

由於我只是低階碼農,非年薪百萬工程師,所以我還是有預算上的考量,大約座落在3~4萬左右。

運行模擬環境

由於需要長時間的運行 Local Server ,機器會長期屬於運轉狀態。

當風扇開始運轉的時候,我沒有說話,當鍵盤開始發燙的時候,我沒有說話,當手指已經明顯感到燙傷的疼痛時…

筆電變得過燙是 MBP 和 Swift3 都避免不了的窘境,但蝶式鍵盤真有種我是鐵板燒師傅,而料理的對象是我的手指一樣,我的手指與散熱用的鋁製機身貼合在一起,長期碼下來真是難受至極,讓我第一次體驗到鍵盤的重要性,只好不得不氣噗噗的買一組藍芽鍵盤、滑鼠。

而Swift就因為良好的鍵程而避免與機身過於頻繁的接觸,但事實上這台機器把主要散熱都集中在前方,所以也不會發生 MBP 那種燙到不能放大腿的狀況發生。

外觀與重量的考量

我在家中使用的電腦是台桌機,畢竟價格實惠效能還能壓過所有筆電。

身為邊緣肥宅,我平常的休閒活動還是碼 Code (可憐),由於我發現只要待在家,再強的電腦也沒有任何生產力,我也不知道原因是什麼,所以只要是假日我就會背著筆電去咖啡廳裝逼。

但 Swift 加上那粗重的變壓器快要 2.5 公斤實在太重了,對長期坐在椅子上肌肉都萎縮的我來說簡直活受罪,因此下一台筆電一定要是輕薄筆電。

工作與作業系統

其實我不是沒考慮過 MacOS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那個命去搞那個 Windows 環境,良好的筆電操作體驗和2020年回歸的剪刀腳鍵盤,還能本地除錯負責出問題的 iOS 與 Safari ,不得不讚嘆這個作業系統對於軟體工程師的"友好"。

直到我看到 MacBook Air 2020 那種散熱設計,覺得吃相實在太難看所以直接無視,有些 Youtuber 會吹 Air 的價位與規格,千萬別忽視他便宜的原因。

更別說 Pro 10 代 CPU 的價格已經爆預算了。

如果你是負責前端開發的工程師還是很推薦你使用 MacOS 的,因為只要Safari OK,大家都 OK ,蘋果用它龐大的用戶數直接綁架你,可謂現代 IE 。

嚴格來說,網頁開發相關的環境問題都有雲端解決方案,再不堪還有屌炸天的 WSL2 ,但如果你的工作環境沒有辦法用太多新潮的現代工具的話,還是值得深思的,原因是 SL3 買沒多就接到一個舊專案, 試 build 直接抱錯,光是除錯就花了三天。

至於作業系統的操作,個人認為是設計哲學的不同, Windows 在單一延伸桌面上比較好操作,而 MacOS 能夠分離桌面切換,各有優缺點,沒什麼好比較的。

效能與硬體

雖然現代 Web 開發口中總是說著雲端雲端的,但實際上硬體規格如果不堪本地模擬行動裝置運行測試,那如果有相關的除錯,負責開發的你可能因此折壽,例如啟動 Android 模擬器,MBP 的雙核心 i5 很明顯撐不住這種強度的運作,三不五時就閃退,所以只考慮最新的 i5 以上 CPU 。

硬碟空間方面,Swift 只有 128GB 就能讓我快樂的使用 2 年半,所以對我來說 SSD 256GB 就夠了。

記憶體方面 16GB 的筆電都爆預算拉,只好加減忍耐使用虛擬記憶體度日子吧。

總之效能跟多媒體工作者相比起來確實是不重要太多了,畢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跟文字編輯器打交道嘛。

由於名下只有一台二行程機車,因此完全不考慮有內置 HDD 的機子,我在 Acer 買 Swift 的時候說加送我一顆 1TB HDD ,結果運行不到 3 天就開始發出怪聲,使用時也不時出現卡頓,因為上班要用所以也無法拿去維修,怕失去保固也不敢自己拆,因此痛下心來決定不藉由那顆 HDD 做讀寫,才勉強繼續使用,沒想到一過保就整顆壞掉,導致無法開機,把 HDD 這個盲腸割掉後才運作正常,而且從沒這麼順暢過,果然免費的最貴。

續航

由於長時間都會維持高強度運轉,大部分的經驗都是一下子就沒電了,所以說實在的續航再強也沒有什麼用。

手上有的東西

  1. 一組藍芽鍵盤、滑鼠。
  2. 一組藍芽耳機。
  3. 一條 Type-C 轉 VGA 與 HDMI 的轉接頭。

需求總結

  1. 由於要去咖啡廳裝逼,一定要潮。
  2. 輕。
  3. 好的鍵盤。
  4. 硬體雖然不用攻頂,但還是得有個樣子。
我之前買電腦是沒盒子的,越想越不對勁...🤔

最後選擇了Surface Laptop 3

在買下它之前,我一度猶豫了 Gram ,真的好輕…但鍵盤和螢幕比例是最後我選擇的主要原因,還有潮牌嘛,以下會說明使用兩週後的優缺點。

規格

Yahoo購物中心購入,價格36388台幣,i5 8G ram 13.5 吋全鋁霧黑色款。

記憶體上 16GB 居然要價五萬多,我覺得太扯不行。

接口

和其他輕薄本相比,接口真是少的可憐,如果有相關需求建議直接左轉。

有一個 Type-A 和一個支援螢幕輸出和 PD 充電 的 Type-C ,和一個 Surface Connect 充電口,不用再為充電佔走一個接口而煩惱了,有一個筆電接口少的更可憐。

好險身為 Web 碼農的本質是依賴雲端吃飯,所以不太需要外接東西,接口問題是可以忽略的。

PD充電

支援最低 18w 充電使它具有輕便的可能,只要戴上一顆 PD 充電頭和一條 Type-C to Type-C 的充電線就能馬上出發,不需要重到不行的變壓器了。

只要一顆 36W 充電器就可以在咖啡廳度過一整天

散熱

基本上 SL3 的散熱方式跟 MBP 是一樣的,只是鍵程非常長不用擔心燙手的問題,但一樣不能放在大腿上。

風扇

在全速運轉的狀態下也非常安靜,之所以要提這個是因為 MBP 的風扇大聲起來像尬車。

沒有Thunderbolt 3

說實在的用了 IceLake 卻沒有 Thunderbolt 3 真的是…

雖說 Thunderbolt 3 接口並不是我迫切需要的,但如果你有高速傳輸檔案的需求請跳過這台,畢竟同價位的筆電都支援了說。

對了,如果你想要的是我完全不知為何存在的顯卡擴展槽,那個價位與折半的效能,施主,去買台桌機吧。

螢幕反光跟鏡子一樣

不論是 Mbp 、 Swift 都是鏡面螢幕,由於使用上沒有什麼障礙,所以一開始對鏡面與否並沒有什麼考量,但這台可是貨真價實的一片鏡子。

尤其是把終端機點開的那個慘樣真是難以形容,可以理解為什麼把微軟在新終端介面廣告將形象做成像玻璃一樣的樣子了,原來這才是真正的軟硬整合。

觸控螢幕

一開始我還在想怎麼會有筆電搭上觸控螢幕這麼無用的功能,但開始寫 Code 的時候才真的讓我驚豔。

之前使用過 MacOS 的 iPad 平行功能,撇開那爛的跟狗屎一樣的連線穩定度之外,還要使用雞肋筆才能模擬滑鼠的雞肋行為,真的不如直接給一個觸控螢幕。

終於可以在滑鼠位於外接螢幕時同時瀏覽文件或資料庫了。

還有如果你有抬著電腦對著硬體設施等進行互動查詢時,你會覺得應該所有 Windows 的電腦都該配上這個功能。

3:2解析度比例

這比例真的很適合寫程式,這設計佔了我八成的購買意願,不得不說沒真正的使用過還不知道寫程式居然可以看得這麼舒爽。

但不代表沒有缺點,在非主流的解析度表現下,影片播放會有黑邊,而這還好,如果需要在會議中進行同步檢視,那兩邊黑邊更加尷尬,在關鍵時刻如此呈現是蠻扣分的。

如果使用原生解析度進行同步投影非常尷尬

這比例還有一個問題是,有些網站會認為你來自行動裝置,不知道是不是 Surface 家族是以行動裝置起家的關係。

大螢幕邊框

這邊框真的很粗,感覺是為了省成本,不過習慣就好了,大部分的時間是感受不到的,希望下一代可以縮小它,畢竟自己家的 Surface Pro X 都採用窄邊框了,看起來技術力不是問題。

鍵盤

鍵盤是我使用過不論是自己的還是其他筆電中,最無懈可擊的,對於碼農來說大加分。

重量與攜便性

在輕薄筆電中, SL3 並不算輕,跟 MBP 幾乎可以說一樣重,手上有一台的可以試試。

單手開蓋

不得不說,網路資料查找都說因為鉸鏈設計優良,只要在上蓋多出一點點的凸起就可以單手抬起,而不用在觸控板下挖一個凹槽的理由完全行不通,超級難開的…

有跟沒有一樣的上顎

觸控板

我只能說 MBP 屌打,但都燙到需要外接鍵盤滑鼠了,所以除了開會基本上也感受不到,而 SL3 的觸控板操作體驗比 Swift 好,但也沒差多少就是了。

藍芽連線品質

WF-1000XM3 是我常用的藍芽耳機,而這組耳機的連線表現在 Swift 和 SL3 上的表現實在不行,斷斷續續的音樂根本不能聽,不曉得是不是SONY本身的優化問題,而在 MBP 的表現上我只能說:行!

WF-1000XM3 與 Surface Laptop 3

不得不佩服 MBP 在外接很多藍芽設備時仍能保持完美的穩定運作,怪不得有自信把接口通通拿掉。

順帶一提, Swift 用藍芽滑鼠也是經常有斷訊問題,但 SL3 並不會。

令人意外的藍芽發射器 - DG60

能邊工作邊享受優質的音樂是身為工程師僅存的小確幸。

雖然接口少的可憐,但自帶 Type-A 的 SL3 已經屌打MBP ,為了能讓我的桌機也可以搭配我聽音樂用的藍芽耳機 B&W PX ,所以我買了支援 Aptx-HD 的藍芽發射器 - DG60 。

我把 DG60 插進去 SL3 ,播放 TIDAL ,哇那清晰度跟插在 Swift 是不能比的,也屌打我手上的 ASUS ZenFone5 的 Aptx-HD ,雖然這方面僅為玄學,但這結果完全是我意料之外的,必須吹一下。

開箱

其實本來沒有想寫文章,但一開始就發生了讓心情糟到谷底的事。收到貨當天,拆封後迅速檢查外觀,開機且初始設定都正常,所以開始安裝軟體與更新 Windows ,直到我把所有的東西都安裝好後…

令人心碎的亮線

雖然多多少少研究過 Surface 的品質,沒想到一買就中機王😥

只好默默的把機子收回盒子向 Yahoo 購物中心申請換貨。

直到隔天,由於還有一些個資需要刪除,所以我又把放在盒子的電腦拿了出來,但是亮線不見了,用了一段時間也沒有再出現,而 Yahoo 購物中心說會拿去給微軟檢測,確認有瑕疵才會跟換機子,前前後後可能會到一周的時間,但我得拿去工作了,考慮到可能無功而返,因此選擇取消換貨,等到亮線完全無解再送保固吧。

結論

偶爾還是有一些線條閃爍的問題,但使用上是完全沒問題的,但如果你問我,推薦買 Surface Laptop 3 嗎?

我對它的結論跟其他開箱文差不多,設計精良做工優秀,完美的鍵盤,裝潮有個水平,而螢幕與鍵盤對一個軟體工程師來說無可挑剔,也是我買它的主要原因,但所有好感都在拿到機王後就灰飛煙滅了。

--

--